安徽巢湖:揾糖果 过大年

工人在加工糖果

工人在包装刚出炉的糖果

工人将炒米、黑芝麻等放在铁锅里与煮沸的糖稀一起翻炒

工人在整理糖果让其冷却

1月20日,在巢湖市夏阁镇沿河村的真辉食品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整理糖果使其冷却。

据巢湖晨刊消息  糖果是巢湖流域的特色小吃,随着春节临近,不少糖炒作坊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一种熟悉的香甜味飘散在各个集镇的大街小巷。巢湖市夏阁镇的沿河村,就有大小糖炒作坊20余家,腊月里,各作坊一派忙碌,处处弥漫着甜蜜的“年味儿”。

巢湖真辉食品有限公司是沿河村众多糖炒作坊中的一家。1月20日上午,记者走进该公司,宽敞明亮的加工车间里,弥漫着糖和芝麻、花生等混合散发出的香味。一口大铁锅前,制糖师傅在不停地搅拌锅中被煮沸的糖稀,随后加入颗粒饱满的炒米和黑芝麻、花生与之相互包裹,高温下亲密接触后,一阵阵清香便扑鼻而来。均匀搅拌后的糖团子放入切糖机里,经过碾压、整条、切片等环节后,一块块香气浓郁的糖果就出炉了。紧接着,工人将一块块小糖果进行冷却,使之变得酥脆。

“每年从9月份开始揾糖果,一直要揾到春节前后,全年大约生产5个月,每天糖果生产量约3000斤,主要销往本地和周边省市。”企业负责人王朝辉告诉记者,他制作糖炒食品已有10余年。原先是纯手工制作的,后来为了提高效率,便添置了集碾压、整条、切片等为一体的切糖机。不过,熬糖稀等还保留着纯手工技艺。

花生糖、黑芝麻糖、炒米糖……看着这熟悉的场面,闻着熟悉的糖果香气,让人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沿河村只是巢湖糖果加工作坊中的一个缩影。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加工技艺,揾糖果在巢湖当地已流传了500多年。随着科技的发展,揾糖果也由纯手工到现在大多数被机械化代替,但甜蜜的“年味儿”依旧没变。作为巢湖地域的传统年俗,早已成为当地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  马丰成 文/图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作坊,糖果,巢湖,炒米,糖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