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重修的抱书桥(资料图片)
改建后的新抱书桥(资料图片)
巢湖市文物管理所立碑保护(资料图片)
据合肥晚报消息 笔者的家乡在巢湖亚父山下落城圩之南埂,青少年时期经常上街返家,行走的是裕溪河北岸的大圩埂,“抱书桥”是必经之路。这座始建于北宋初年的千年古桥,有着不简单的故事。对于这座古桥,笔者一直有挚爱感情。
古桥的由来与沧桑
巢城东郊在亚父山与放王岗及其之间夹着一处义城小圩,这两山夹小圩的雨水汇成一道小河,从山之西尾与岗之南脚发源,过原淮南铁路一桥涵,往南流经落城圩之夏桥村后,再曲折蜿蜒向前,到达落城圩与浒城圩之间的裕溪河河口(这条小河,原来无名,现在起名为抱书河)。抱书桥,就是在这个河口水道上架起连接两圩的一座小桥,它离巢城原东山头约4里多地。这座桥虽不大,但名气却不小。过去,凡路过巢城的文人雅士,都会怀着对抱书桥敬仰之情去瞻仰一番。
据史料记载及民间相传,抱书桥原建于北宋早年,是为纪念北宋哲宗年间巢县一位历史名人吕士元而命名的。清雍正《巢县志》记载,北宋哲宗年间,蔡确、蔡卞、吕惠卿、章惇四重臣结党营私、扰乱政纲,朝野称这为“四害”。本地名贤吕士元,先是上疏除奸未果,后又屡试不第,归自愤曰:“当今四害不除,民患不宁,吾辈困老田园,与世无补”,乃抱书于此桥投河而死。后人为纪念这位义士,遂将这座本来无名的小桥命名为“抱书桥”。
这座在北宋哲宗年间命名的抱书桥,原是一座木桥。明嘉靖年间,有高僧化缘,曾在桥头建了座石亭,还借李白“投水捉月”的轶闻,将亭命名为“捉月”;亭边竖有碑,记述了吕士元抱书投水的始末。可惜,由于明万历戊申年(1608年)的洪水不仅冲毁了此桥,连石亭与石碑也被往返的行船撞倒水中。至清康熙六年(1667年),有苦行僧仰慕吕公人品,乃不分寒暑,四处募捐造桥。他如此至诚,感动八方,连贫苦乡民也出手相助;民工更不惜体力垒石填土,以培厚加高河埂,桥身也相应抬高二尺许。新桥落成后,另在桥旁填土建庵,以供行人过往时避暑防雨;桥头还复设茶亭,好为过往行人施茶。此在清康熙《巢县志·祀典志》中亦有记载:“僧洛朗号普明,见桥埂低下,常被水没,苦募修桥,并建庵施茶。”
日月轮换,寒暑交替。由于时间久远,抱书桥已难以承重。到1930年,地方再筹善款,将原桥改建成一座长约3丈,宽约1丈的石拱桥;桥墩用巨石垒砌,桥面用大石板铺垫,桥两端还各有一座巍然大石狮气宇轩昂、雄立桥头。可惜在抗战期间,石狮被日寇毁坏推入河中不存。抱书桥及其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后也一直延续,直至上世纪70年代,桥东端的庵庙是书桥初级小学之所用。但是,由于裕溪河乃其支流水位变化,洪水冲刷也使石桥破损严重;且行人及车辆增多,也使桥面破败不堪。1987年,亚父乡政府对抱书桥进行重修。此次修建是在原有桥孔边加了两个桥孔,扩建为三孔石桥。这种接续扩建的方式,无形中保留了古迹,也使抱书桥成为巢湖城区较为不多的古代建筑遗址之一。
厚重的人文精神
从有关资料记载看,抱书桥这座千年古桥的历史积淀与人文内涵已深深刻印在老百姓心中,已变成了一种物化的人文精神而被传承下来;所以,抱书桥不再是行人脚下的简单的石桥,已成为南巢人士文化精神的有形载体,被寄托了历代仁人志士的报国情怀。
明嘉靖年间,曾在桥头建了座石亭,还借吕士元投河与李白“投水捉月”轶闻相似,将亭命名为“捉月”。捉月亭亦名折柳亭,旧有琼山举人吴言游历巢县,曾作“折柳亭吊古”诗:“依依疏柳傍江亭,折柳应怀吊古情。赤手难为匡国计,青云竟负济世名。一时鱼腹藏遗恨,千古江潮作怒声。唯有无边公道月,夜深相照独分明。”
清康熙五年重修抱书桥时,桥边亦再建庵亭,并立石碑镌刻铭文曰:“人之于书徒文具,吕生于书性命以。以书名桥书不没,书不没兮生不死。云净天空月在水,水荧晃昱谁与比。巢由高轨难齐美,千古尝存有吕子。任让殊趣志不同,同于心地无纤滓。以身殉道蹈仁止,岂独鲁连天下士!”此铭文亦流传于世。
清代巢邑庠生杨于芳作《重修抱书桥记》,将吕士元比作屈原、贾谊,称吕士元“负经济才略,读古人书,见圣人心,慨然以天下为己任。”而安庆人白启寰亦撰联:“四害难除,三闾可效,赤手感书生,无力回澜徒赴水;一腔孤愤,千古同悲,白身多志士,有心报国但呼天”,此联内涵深刻,寓意久远。
可见,历史上对抱书桥的文化情愫给予了很高评价。巢县名士吕士元在抱书桥“抱书自沉”的史实,诉说了“士尚气节”的传统美德,也寄托了历代南巢仁人志士的报国情怀和高风亮节,流传近千年,也必将千古流传。
应该被记入交通史册
自2000年后,抱书桥日渐其衰,后来成为一座危桥。为安全起见,桥两端建起堵墙封路禁车,行人也极为稀少。随着巢湖港迁至抱书桥下游两公里处的建成使用,抱书桥的陆路交通功能完全丧失,于是,抱书桥的命运危在旦夕。好在市文物部门于2015年,在此处立下“巢湖市不可移动文物——抱书桥”的石碑,使得抱书桥免于拆毁的命运。
两年后,抱书桥终于迎来了新生的希望:在居巢经开区所在地落成圩及附近区域进行城防工程建设时,将其纳入综合考虑,一并重建此桥。2019年,巢湖市有关部门将此列为全市重点工程而建设。对抱书桥来说,在保持旧桥的原型时,采用现代造桥技术改建新桥,使桥的承载能力与观赏性大大提高。并且,在桥的内侧新建防洪闸,并在桥孔旁新建排涝站,使得桥、闸、站为综合一体。新桥即使千年古桥得以传承,也赋予时代新的内容,深受社会各界的称赞。
不仅如此,现在到新的抱书桥来游览观赏也比较方便。因为从安城路南侧新修一条马路直达抱书桥。而且,更使人感到振奋的是,新建亚父路的跨裕溪河大桥矗立附近清晰可见,也为这座千年古桥增添了现代化的宏伟气势。现在,来此桥下休闲钓鱼者在桥边河畔静静放钓,来此寻觅抱书桥古迹遗韵者在此津津谈论,更有游人手拿相机与手机在此拍摄古桥新景,很是一番热闹景象。现在,新的抱书桥虽然还是桥,但过去那种陆路交通之功能已基本消失。不过,抱书桥作为一座千年古桥,其既往历史上的交通地位与作用还是不可否认的,应该被记入巢湖市交通史册。
(杨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