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施肥、不打药、亩产减半却说“赚大了” ——十八联圩 乐为候鸟“留口粮”

据合肥晚报消息  专门调整作物结构,却不施肥、不打药、靠天收,正是午收季,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年前改种的1200亩小麦几乎减产一半,损失60万元。庄稼不收当年穷?可是当地种粮户却笑着对记者说“算算生态账,我们赚大了”。

6月2日,肥东县长临河镇十八联圩金黄色的麦浪迎风起舞,数台收割机正在忙碌。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周业华是这片麦田的主人。据他介绍,这样的小麦亩产正常有800余斤,如今最多只能产三四百斤,“不施肥、不打药、靠天收,肯定不会高产”。放着好好的高产地却任其自然“野蛮生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据介绍,2022年,巢湖生物资源调查过程中,专家在十八联圩湿地调查时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黄胸鹀从东南亚迁徙至西伯利亚繁殖地途中,环巢湖湿地是它们必经之地,并短暂停留补充能量。

为了给鸟儿们提供充足的食物补给,专家提出了湿地农作物改种建议。去年十八联圩湿地改种1200亩小麦,不仅让迁徙途中的鸟儿们有了足够的“口粮”,还能为越冬的大雁、白骨顶、黑水鸡等提供大量的食物来源。

“如果算经济账,咱们这1200亩小麦少收约60万元。”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表示,“但算算生态账,我们可就‘赚大了’。”

连年的调查显示,十八联圩湿地内共记录鸟类190种,相比于湿地建成前增加了127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更是从1种增加到了4种,包括黄胸鹀、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和青头潜鸭。黄胸鹀更是从零星的几只增加到了20多只;各类植物380多种,淡水鱼类达64种。

周业华告诉记者,过去害怕鸟吃粮食,如今种粮给鸟吃,“虽然减产有点可惜,但为了保护巢湖生态环境,值了!”

据统计,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总面积2760公顷,是环巢湖湿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巢湖保护的重要生态屏障。2024年4月,“安徽省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案例并向全球展示……

如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成为环巢湖湿地的“主旋律”,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巢湖这张“最好名片”也越擦越亮。

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湿地,生态,巢湖,候鸟,十八联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