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安徽频道消息 近年来,巢湖市柘皋镇牢牢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通过“引、育、用”三大策略,构建更加多元、高效的人才体系,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
引才聚智,打造人才高地
注重后备干部选拔,储备“源头活水”。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把好政治入口关,从返乡务工人员、毕业大学生、种植养殖能手中选拔优秀人才,不断夯实村级人才基础。
注重党员队伍发展,建强“战斗堡垒”。坚持“备用结合、能用尽用”原则,对工作能力突出的村级后备干部纳入村“两委”干部选拔参考对象,为助推乡村振兴储备新生力量。
注重企业人才招引,共绘“振兴蓝图”。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重点摸排本地籍在外优秀人才,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台账,动态沟通联络优秀人才,坚持招商引资、招工引匠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持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育才兴邦,厚植人才沃土
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给年轻干部“蓄电充能”。启动“学历+能力”双轨制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引导和支持年轻干部参加在职教育,与安徽农业大学高校合作,开设专升本、研究生等继续教育项目。
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让镇村干部“成长成才”。探索实行“3+X”考核模式,结合日常考核、季度评估、年终总结三种方式,辅以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等补充机制,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评价,帮助提升业务素质水平。
坚持引导与培训相结合,使潜在人才“一技傍身”。联合镇企业服务中心,加强与企业间的沟通协调,认真组织镇内人才招聘活动,积极挖掘自身人才资源。举办人才交流活动,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用才显效,释放人才活力
聚焦乡土人才实践锻炼,提供“就业舞台”。深化“村企联建”战略部署,巧妙嫁接“企业所能”与“乡村所需”,通过租赁厂房、股权合作、产品助销、土地流转等形式推动16个村(社区)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步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缓解外出务工压力。
聚焦干部人才生长环境,达成“绿树成荫”。搭建多岗位实践锻炼平台,精心设计递进式培养方案、多元化工作体验以及严格能力考核。今年以来,安排11名新考录公务员、选调生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压担成长,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聚焦科技人才发挥余力,搭建“沟通桥梁”。成立镇级科学技术协会,吸纳来自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等各行各业共26名杰出人才担任代表或顾问,定期邀请其出席镇务工作会议,参与重大事项讨论,提高人才群体对家乡发展的认同感与参与度。(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