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庭院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柯坦镇虎洞社区,闲置农房变身美丽民宿

据合肥在线消息  一方小庭院,蕴藏“大活力”。近年来,庐江县不断探索乡村发展新业态,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等方面入手,支持农户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以农家“小庭院”激活乡村振兴“大潜力”,让农村资源进一步盘活,农村产业进一步激活,农村面貌进一步刷新。

小院升级,庭院经济助力农户增收

在庐江县,越来越多的普通农家庭院都开始承担更多样的功能。大到开农家乐、办民宿、弄采摘园,小到养鸡、种山芋、制售米面等等,原先不起眼的“方寸之地”,现已成了帮助村民增收的“致富园”。

庐江县汤池镇马槽村的苏杰便是庭院经济的受益者之一。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的苏杰,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收获了一百多只“扶贫鸡”。在苏杰的精心饲养下,这些养在院子里的土鸡日益肥壮,为他带来了数千元的收益,让他有能力包下几亩的竹林作为养殖基地,为土鸡提供更完善的养殖环境,也为他带来更多的收入。

苏杰还尝试过直播带货

效益不断提高,苏杰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承包的山林面积达到了100多亩,养殖设备也变得更加智能化、科学化。今年,苏杰还承包了村里将近30亩的荒废土地,通过辛勤劳作,将其改造为一片茶园,外地游客有时会到这里体验采茶的乐趣。“‘茶园养鸡’的模式,不仅节省了养鸡成本,还可以提高茶叶品质,可谓一举两得。”今年,苏杰还成功创办了自己的品牌“汤池小苏”,拿到了有机转换产品的权威认证证书。他希望将“汤池小苏”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庭院经济蕴含巨大潜力。我们会继续探索庭院经济发展的路子,引导更多村民走上致富的大道。”言语间,马槽村党总支书记田东兴对未来全村庭院经济的发展透露出期望。

扮靓庭院,乡村颜值刷新成为新“卖点”

庭院经济不仅促进增收致富,也美化了乡村环境。房前屋后“沉睡”的闲置资源被盘活后,经收拾打理过的农家小院颜值焕然一新,与和美乡村建设形成了良好的结合。

走进汤池镇果树村山里人家原生态农家院,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主人的匠心与热情。农家院负责人吴晓全介绍,“2007年,我把自家破旧的院子改成了农家乐,近几年发展不错,目前有7个包厢,可同时容纳一百六十多人就餐,每年的纯收入在30万元左右,也有附近的村民来我这里干活。”

山里人家农家院

果树村工作人员陈娜说,果树村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鼓励村民将自家的庭院打造成农家乐、民宿,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村民们在自家的小庭院发展加工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无独有偶,近年来,庐江县柯坦镇虎洞社区以“美丽庭院”创建为契机,打造了一批星级美丽庭院。意外之喜是,这些庭院不仅提升了村庄的外在形象,也更激发了村民的内在活力。通过引导带动,截至目前,虎洞社区已建家庭民宿5户,投入运营4户。

柯坦镇虎洞社区,闲置农房变身美丽民宿

不仅如此,虎洞社区“有庐山居”民宿和“虎洞山庄食府”还作为共富工坊,为赋闲在家的妇女群众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此外,共富工坊和其他家庭民宿还与社区妇女群众建立了农产品产销协作机制,通过消费帮扶,不仅带动了就业,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路和知名度,让美丽庭院与乡村振兴实现有机结合。

“这一举措,持续带动了周边2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为妇女群众增加了超过15%的收入,还带动了200余名农户农特产品的销售,人均年收入增加近1万元。”虎洞社区党总支书记徐志敏介绍。

今年已兑现奖补超200万,托起乡村振兴新“钱景”

庐江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王晓宏介绍,庐江是农业大县也是劳务大县,发展庭院经济有产业基础和劳动力基础。近年来,庐江着力发展全域旅游,也有助于庭院经济的发展。

去年,庐江县出台了《庐江县鼓励引导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特色产业奖补同发展庭院经济有机结合,鼓励脱贫农户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通过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实施庭院经济项目,庐江县脱贫户实现了多元化增收,2023年度脱贫人口人均净生产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44.9%。今年截至目前,共发展特色种养业3600户,兑现奖补资金181.95万元;发展特色手工业484户、特色服务业207户,兑现奖补资金35.09万元。

“未来,我们将继续多措并举鼓励引导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助推特色产业发展,让越来越多农户的生活,在家门口变得越来越好。”王晓宏坦言。

合报全媒体记者 任海怡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