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散兵镇:昔日“藏粮洞” 今朝名茶村

藏佛洞。

大岭村村干部兼职“制茶工”(图片由散兵镇提供)。

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白云庵(图片由散兵镇提供)。

合肥晚报消息  在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有一处隐蔽于山林之间的洞穴,曾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探秘打卡。因其洞口形似猫耳,很多人亲切地称它为“猫耳洞”。

但是,很多探秘者不知道的是,这个长约300多米的洞穴,不仅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本期,跟随“铁军魂·江淮情·合肥红”抗战故地行采访组前往巢湖市散兵镇大岭村,探寻那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藏粮洞”隐秘群山间

沿着银屏山南麓山道一路前行,山峦叠翠,风景如画。

采访团一行所要探寻的“猫耳洞”,当地人称之为“藏佛洞”,就位于山道旁。

昔日,此地林深草密,溶洞隐匿其中,寻之不易。也正因如此,这里被新四军七师巧妙利用,成为战略要地。

藏佛洞共分三层,层层叠嶂,泉水潺潺,洞中有一处绝壁直通山顶,天窗光亮照射下的洞壁钟乳垂悬,蔚为壮观。

穿过一条深邃幽暗的步道,眼前瞬间豁然开朗,一座宽敞的洞厅展现在众人眼前。

抗日战争时期,正是这座不起眼的洞穴成为新四军的兵工厂和粮食储备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无数英勇抗战的岁月。

走在藏佛洞里,岩壁上依稀可见还分布着大大小小多个石臼孔,这些石臼孔左右对称,大多为新四军搭建粮库、储备土豆和玉米等粮食时所凿。

洞厅之下,清泉流淌,水质清澈,带着丝丝寒意,天井倾泻的光线将钟乳石映照得格外美丽,万年流水冲刷而成的飞瀑般石壁,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烽火岁月。

中共巢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翟邦军介绍,银屏山区的大岭村是新四军建设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当时新四军在银屏山、巢无两地活动的一处重要位置。

“因为有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新四军在这里建设兵工厂,在山洞里储备粮食,为抗日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几代村干部接力兼职“制茶工”

从藏佛洞走出来,环山公路的另一侧,如今已是漫山遍野的茶树,层层叠叠的茶垄沿着山势蜿蜒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勃勃生机。

昔日的抗战故地,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名副其实的名茶村。

“这里土壤肥沃,降水充沛,日照时间长,这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海波介绍。

上世纪70年代,老区人民在村集体的带领下建设茶园,但由于道路崎岖运输难、品牌不响销售难等问题,使得“藏在深山”的优质茶叶难以推向市场,制约着产业发展。

2014年,大岭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0.7%。为了谋求发展,大岭村的村干部带领村民开辟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振兴路。

2017年,村里盘活闲置资源,流转90亩荒山,建设了茶园示范基地项目,带动全村种植茶树面积约2600多亩,从此,茶叶产业成为大岭村重要的经济来源。

村集体的介入,显著提高了茶叶价格,让茶农们从中获益。

如今,大岭村不仅注册了“银崖云雾茶”品牌,还新建了有机茶叶加工厂,提高茶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今年更是成立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

三月底四月初,正值大岭村的春茶上市最忙的时候,加工厂内制茶机器声隆隆作响,七八名“制茶工”在各自工序岗位上忙碌。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制茶工”并非外请师傅,而是大岭村的村干部。

张海波表示:“春茶生产期间,他们在正常上班之余,也会主动来帮忙加工制作茶叶。”这一传统在大岭村从2017年延续至今,越来越多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纷纷加入其中。

加工厂还主动帮扶村内种茶脱贫户和低收入群体,免费为他们加工茶叶。

茶叶产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据估算,一季可为村民增收4000元左右,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新时代的文旅“网红村”

大力发展茶产业之余,大岭村还立足“红绿古”三色资源优势,激活文旅产业。

据悉,“猫耳洞”已列入修复计划,仙人洞、龙兴寺等也已列入开发计划。

大岭村还明确了“民宿+”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位于茶园深处的白云安度假民宿就是小有名气的“世外桃源”,其立于群山间,古朴中不乏现代感。

“今年以来,整体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0%-50%之间,‘五一’假期,民宿接待游客量达2000余人,可谓一房难求。”安徽一方·白云安度假民宿总负责人李二弟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新四军第七师北撤后,从山东南下的干部和坚持在巢无地区斗争的全体人员就是在白云庵举行的重要会议,商讨巢湖地区游击斗争的方针策略,也为后续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如今,这里也成为红色旅游的重要阵地。

“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养生”,今日大岭村正打造全季旅游业态,实现“山顶观景台看云海、半山茶舍品香茗、山脚民宿忆乡愁”的立体体验格局。村子也摘得“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安徽省特色旅游村”“安徽省百家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等荣誉,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抗战硝烟散去,心中烽火不灭。

从山林闭塞的落后小山村到产业兴旺的示范村,盛世背后,不能忘却那些用生命换来今天和平与安宁的革命先烈们,而新时代的奋斗者们,正用智慧和勤劳,书写新的篇章。

记者  夏伟 郑静 叶琳玲/文 张正朋/摄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茶叶,新四军,民宿,大岭村,猫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