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显成效!巢湖湿地迎水雉种群首次大规模繁殖

三只水雉相互打斗。 钱茂松摄

一只雄性水雉守护着裸露在芡实叶上的四枚蛋。 钱茂松摄

两只水雉相互追逐。 钱茂松摄

穷追猛打。 钱茂松摄

湿地公园,须浮鸥也如约而至。 钱茂松摄

有爱的小䴙䴘父子。 钱茂松摄

湿地公园,小䴙䴘在“遛娃”。 钱茂松摄

人民网安徽频道消息   6月22日,在巢湖半岛湿地公园里,一只雄性水雉守护着裸露在芡实叶面上的四枚蛋,耐心地等待着新生命的破壳而出。

入夏以来,半岛湿地公园河东圩区域,十多只漂亮的水雉栖息在芡实塘宽大的芡实叶上,它们时而安静地觅食,时而为争夺配偶和领地相互追逐打斗。

水雉,因颜值高,又被誉为“水凤凰”或“凌波仙子”。与其他鸟类不同的是,水雉属于“一妻多夫”制,孵卵育雏的任务,由“宠娃”的水雉爸爸负责。水雉宝宝的孵化期一般在27天左右,届时观鸟爱好者将有机会近距离观测到水雉爸爸“遛娃”的温馨场面。

如此多的水雉集体“亮相”,在半岛湿地公园尚属首次,也成为当地生态保护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巢湖半岛湿地公园近年来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通过退养还湿、植被恢复,以及将流转过来的千亩退养片区补种芡实、莲藕等水生植物,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如今,公园内水草丰茂,湿地生态系统日益完善,吸引了大量候鸟和留鸟前来安家。半岛湿地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湿地保护,为更多野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空间,同时呼吁市民文明观鸟,共同守护这片生命绿洲。(吕欢欢 钱茂松)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公园,湿地,繁殖,芡实,水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