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赛龙舟!巢湖流域上演民俗文化盛宴

合肥在线消息   6月30日是农历六月初六,巢湖流域的裕溪河支流牛屯河、清溪河等河道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龙舟盛会。一支支民间自发组建的龙舟队在此展开激烈竞逐,数万名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共同见证这场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盛宴。

击楫中流,千舟竞发燃夏韵

当日清晨,位于巢湖市与含山县交界处的清溪河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此率先拉开帷幕。10余支民间龙舟队早已在河边集结,队员们精神抖擞,摩拳擦掌。

上午7时许,随着礼炮声响起,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向河面。水花四溅,鼓声、哨声与呐喊声震天响,吸引了巢湖、含山及周边地区数千名群众前来观看。

几乎同一时间,在含山县铜闸镇境内的裕溪河最大支流——牛屯河,另一场龙舟赛也蓄势待发。此时的河两岸早已人头攒动,50多支来自周边镇村的队伍正进行最后的准备:检查龙舟、调试鼓点、热身训练。

上午9时许,礼炮声再次响起,数面大鼓同时擂动,百舸齐发,桨影翻飞。划手们奋力挥桨,“嘿哟!嘿哟!”的号子声响彻河面,木桨激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岸上人潮涌动,上万人簇拥在河堤两侧,欢呼声如浪潮般此起彼伏。父母俯身向孩子讲述龙舟故事,老人凝望河面,眼中映出往昔记忆,而游客们则高举手机,争相定格这激荡人心的瞬间。

木舟载史,一脉乡情系古今

在巢湖流域,龙舟赛以村或姓氏为单位,承载着深厚的宗族文化。这里的龙舟皆为传统木制,造型狭长,头尖尾翘,船头扎有青龙、红龙等彩饰龙头,船尾彩旗标村名或姓氏,迎风猎猎。

一般一条龙舟16对划手,中间一人打鼓,一人打铜锣,船尾一人掌棹(舵),打鼓人为指挥。赛前几天开始预划训练,俗称“游青”“收红”,训练时船上随着鼓点节奏唱划龙船民歌,由一人领唱,众人虚词和唱。

巢湖流域的划龙舟习俗由来已久,据相关记载和传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裕溪河作为巢湖通江要道,连同牛屯河、清溪河等水系,不仅孕育了发达的水运文化,更为龙舟竞渡提供了自然舞台。如今,每年农历六月初六的多流域同步赛事,已构成巢湖独特的“龙舟文化圈”,成为延续传统、凝聚乡情的重要载体。

古韵新声,破界传情绽华彩

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巢湖流域龙舟赛不断注入新活力。比赛现场,当地文化志愿者化身“民俗主播”,通过直播用方言与普通话双语讲解龙舟习俗,让无法到场的网友实时感受盛况。直播间里,“传统文化太震撼”“想亲身体验”等弹幕持续刷屏,使这场民俗盛宴触达全国乃至海外观众。

如今,龙舟赛已从单一的文化传承载体,升级为展示地方特色、推动文旅融合的多元平台。它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带动当地文旅经济。随着时代发展,巢湖流域这项延续数百年的民俗活动正通过创新焕发新活力,持续书写精彩篇章。

合肥在线-合新闻记者 马丰成 文/图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流域,巢湖,民俗,龙舟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