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口袋公园“精梳妆”,方寸绿意焕新颜

7月2日傍晚,巢湖市民纷纷走出家门,或与家人相伴,或同朋友携手,来到安巢经开区鼓山湖公园。炎炎夏日,寻觅宁静清凉成为市民心头所盼,而居民区旁的公园,在傍晚时刻风景迷人,无疑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承载着人们对惬意生活的追求。(记者 宋阳东 /摄)

合肥在线消息  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是居民歇脚、遛娃、闲聊的“小确幸”。最近,巢湖市民发现,这些散落在街角巷尾的“方寸之地”悄悄变了样:破损的栈道修好了,裸露的黄土披上了新绿,绿篱修剪得整整齐齐。口袋公园焕新升级的背后,是巢湖市林园中心正在推进的一场城市绿化“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巢湖市紧握口袋公园这一城市微更新的“秘密武器”,精心雕琢,使其成为城市发展中不断生长的幸福绿洲,让城市角落里也会有“诗与远方”,持续为市民的生活增添绿意与欢乐。

方寸之地见匠心,38个“口袋”逐个“精梳妆”

沿着蜿蜒的小径,在爱巢、文巢等城区口袋公园漫步,可以看到公园内设有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设施,既满足了市民的休闲需求,也兼顾了健身功能。不远处,几个小朋友正在家长的陪同下嬉戏玩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这样的场景,在巢城的街头巷尾并不罕见。近年来,巢湖市充分利用城市零碎空间,见缝插绿,建设了一批批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既美化了城市环境,更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美景的背后离不开精心的养护与管理。为保持这些口袋公园的生机与活力,巢湖市林园中心采用“因地制宜、一园一策”的方式,对城区38个口袋公园和小游园(总面积约50余万平方米)来了次“深度美颜”。

礼巢、仁巢等20多个口袋公园里,8万平方米的绿篱,经工人师傅运用“疏枝+定型”技术精修细剪后,轮廓变得线条流畅、层次分明,像被精心梳理过的“绿色发型”。同时,养护人员按“应补尽补、当换则换”原则,给缺株裸露区域“打补丁”。累计补植了榉树、朴树等乡土彩叶树39棵,让季节色彩更丰富;补种红叶石楠、红花檵木色块和细叶麦冬地被4000平方米,让绿意更绵密;公园入口的花境也添了新成员——宿根花卉、观赏草和球根植物点缀其中,“乔、灌、花、草”的多层次生态景观让每个转角都充满惊喜。

在寻芳坡、伴园等处,草坪修剪机和人工配合,完成了15万平方米杂草清理和13万平方米草坪修剪,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为了保障园林植物健康成长,专业队伍还对义巢园等6个口袋公园的450棵紫薇树进行了天牛病虫害防治,丁岗河、洗耳池公园的水体里,更是清除了足足135斤的“生态杀手”福寿螺。

安全美观“两手抓”,口袋公园设施更新面貌焕新

口袋公园虽小,安全舒适一点不能马虎。市林园中心把“安全为先、功能为本”落到了实处。

在抱书河公园等5个公园,工人们仔细修复加固了130平方米吱呀作响的破损木栈道,给2500米长的栈道护栏重新粉刷,原本老旧褪色的设施瞬间“容光焕发”。20个破损的花箱被更换,40处松动的树池盖板得到修复,居民在公园散步遛弯,脚下更稳当。公园里的休闲座椅、照明灯具等设施也经过了全面检修维护。傍晚时分,灯光亮起,不仅保障安全,更增添了一份温馨氛围。“经常带孙子来玩,公园里之前有些灯坏了,光线暗,没想到很快就修好了,那带着孩子在这边玩放心多了!”一位正在爱巢公园遛娃的王阿姨笑着说。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一些口袋公园里还新添了垃圾分类装置,引导大家文明投放,让“随手扔”变成“随手分”,将垃圾分类这一“生活关键小事”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营造绿色生活新风尚。

管得细,更要管得久,网格化让“精致”成常态

为了让口袋公园的“精致容颜”常驻,市林园中心创新了网格化管养模式,通过“网格员+责任科室+监管科室+分管负责人”四级联动,把责任田划细。并按照日巡查、周抽查、月督查的检查方式全程监督养护工作。

养护单位也添置了绿篱机、草坪机、高枝修剪机等专业设备。通过人机结合作业,提升养护管理工作效率和养护水平。据统计,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以来,已累计出动养护人员6486人次,调配各类机械200多台次,相当于给各个口袋公园做了个全方位“深度SPA”。

从“一处美”到“处处美”,巢湖市正通过口袋公园这个“小切口”,精雕细琢城市管理的“大文章”。现如今,“口袋公园”,像一颗颗绿宝石,镶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盛满绿意与欢笑的小空间,正不断“加码”群众的幸福感,为巢湖这座城市注入最温暖的生命力。

这场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步履不停,未来巢湖市将持续把行动覆盖至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等更多绿色空间,推动绿化养护从“集中整治”转向“常态精细”,让精心呵护的“方寸之美”,真正成为巢城最动人的“微缩名片”。当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图景,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也将愈加鲜明亮眼。

记者 周晓梅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市民,公园,口袋,养护,巢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