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报消息 在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有一株树龄约350年的二级古桂花树,亭亭如盖。在当地的精心管护下,这株古树愈发繁茂,通过一系列保护举措,已成为串联生态与文化的乡村地标。
古桂花树下,石阶步道干净整洁。百花村河边组组长黄春年每天都会来到树下,清理杂草、观察树木长势。这株冠幅达11米的古树,自2015年列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后,村里已为其建立电子档案、悬挂专属保护牌,同时聘请专职人员定期管护,并联合林业部门开展病虫害防治。
“这棵老树有350年了,我每天都要来看看,树下有没有杂草、有没有虫害,发现了就及时处理。”黄春年说,村里干部和林业部门一起把古树保护得很好,如今树木长得愈发茂盛。
环绕古树新修的步道,让这株百年古桂从“可远观”变为“可亲近”。平整的路面方便村民日常休憩,也成了游客打卡点,每到周末格外热闹。
“现在路修好了,来看桂花树特别方便。”村民谭守田笑着说,每到星期天,不少游客专程来这里打卡,都夸这棵桂花树长得好。
古树不仅是风景,更是“活历史”。为此,村里同步推出认养古树、学做桂花茶等体验活动,让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
“现在常有游客来认养古树、学做桂花茶,孩子们也会参与给古树‘体检’。”汤池镇百花村党委副书记钟东方感慨,生态保护就这样变成了“看得见的乡愁”,接下来,村里也计划把保护经验推广到其他区域。
记者 任海怡 通讯员 张艳燕 卢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