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晨刊消息 “慢点,扶稳轮椅!”“单老,我们马上到医院了,别担心。”7月8日上午,在巢湖市凤凰山街道黎明社区凤凰之家小区,两位志愿者小心翼翼地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74岁的老人单民新。这天是单民新需要定期更换导尿管的日子,护送他安全往返医院的,正是凤凰之家非公企业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
“双老”家庭 面临困境
单民新罹患小脑萎缩已超过十年,病情逐渐加重,从最初走路不稳到最终瘫痪,坐上轮椅,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十几年来,一直是妻子童晓虹在身边不离不弃地悉心照料。
然而,命运给这个家庭再次带来打击。童晓虹近些年饱受脑梗塞和偏瘫的折磨,行动不便。“照顾老伴,我是有心无力啊。”童阿姨的声音哽咽,“特别是每次要带他去医院换导尿管,我一个人根本弄不动他。”儿子远在广东工作,且经常需要出国,家中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无法长期在父母身边尽孝。
这个“双残双老”的家庭,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日常护理困境,定期更换导尿管这件攸关健康的大事,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大的难关。
就医之路 全程陪护
一年前,凤凰之家非公企业党支部在社区走访中了解到单民新家庭的情况,立刻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并建立一条特殊的“红色服务热线”——童晓虹只需一个求助电话,支部党员志愿者便会第一时间上门。
7月8日清晨,如同过去的每一次,童晓虹拨通了党支部的电话。电话那头是熟悉而温暖的声音:“童阿姨您别急,我们马上到!”不到二十分钟,两名党员志愿者便出现在家门口。他们动作麻利、配合默契:一人熟练地协助单民新起身,另一人稳稳扶住轮椅并固定好老人的脚。看着志愿者轻车熟路地将老伴安全转移到轮椅上,童晓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多亏了他们!只要打电话,他们准来,比啥都管用。”
从狭窄的家门到楼下的台阶,从小区道路到医院的门诊大厅,志愿者全程精心护送。他们稳稳地推着轮椅,遇到台阶或不平处,便合力稳稳抬起;在医院里,他们跑前忙后协助挂号、与医护人员沟通,并始终陪伴在单民新身边,轻声安抚。
更换导尿管的过程顺利完成后,志愿者们又将单民新小心翼翼地送回家中,安顿好才放心离开。“看着志愿者那么细心、那么卖力,我这心里啊,又暖又踏实。”童晓虹动情地说。
群众需要 党员顶上
“群众有需要,我们党员就该顶上去。”参与当天护送的党员志愿者汪国虎、何世友说道。
凤凰之家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程银翠表示:“服务社区群众,特别是帮扶困难群体是我们党支部的重要任务。一个电话就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托付。我们非公企业党支部扎根在社区,就是要成为居民身边的‘及时雨’和‘主心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把温暖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单老家的情况,我们会一直管下去!”
记者 周雯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