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后李村:二月二龙抬头,传承文化共筑梦

寺后李村是巢湖市美丽乡村,座落于黄麓镇,是一个宁静祥和的村落。前有小山庇佑,东面曾有凤凰古寺,因祖先为李姓,故得名“寺后李”,现有李、王、吴三大姓,原本是姻亲关系。如今村里七十余户,二百五十多村民。

寺后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土地肥沃,祖祖辈辈面山而居,躬耕陇亩,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富足,生活和美,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尊礼节,重耕读。

历史悠久

村落始于元末明初,为避战时乱,李氏一家五人,流落巢县西乡凤凰寺西郊,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后遂定于此地。

玩龙灯是寺后李村的传统习俗,自解放以来,村中多次自发组织玩龙灯。先后于1962年、1982年、2001年、2002年玩过龙灯,欢庆良宵佳节,歌颂美好生活。大多数村民记忆中,还留存着玩龙灯盛大、热闹的场面。

文化传承

玩龙灯的过程,是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过程,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90岁的李全泰老人是这次玩龙灯的幕后总指挥,小到人物的制作,大到活动过程的整体规划,事无巨细,他都认真规划、细细传授;90岁的李全保老人,曾经是玩龙灯的执引珠人,这次他的儿子李忠银接过他手中的引珠,成为新一代的引龙人。还有很多80多岁的村民,也积极参与龙灯扎彩、司锣鼓、献计献策,充分体现出寺后李村老一辈能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他们虽头发胡须花白,但精神头仍不减当年。

村中很多五六十岁的村民,在此次活动中,勇挑大梁,让此次活动得以成功举办。他们是最觉悟的一群人,能敏感地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老一辈人面前,他们虚心请教,希望能将老人们记忆中的龙灯,固化为实物,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传承,完整地交付给下一任。李平率先提出,龙年应该玩龙灯,一批中坚力量纷纷站出来鼎力支持。不止是吴晓刚、王斌、郭珍华、李忠能等,每一位玩龙灯的人,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父辈的影子,找到父辈们当年玩龙灯的激情与文化因子。

玩龙灯是老中青三四代人之间的艺术传承,文化与情怀的传承,老人们能从新一代龙灯手身上看到年轻时的自己。

玩龙灯是个力气活,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杠龙头、舞龙尾,乐于参加此次公益活动,勇挑重担,看到汗流浃背、奋力激扬的英武后生,我们看到了寺后李的明天!

齐心协力

龙灯制作繁琐,但难不到寺后李村人。村里的能工巧匠,平日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彰显风采,回到家乡,也不遗余力地助力故乡的文化事业。

龙灯种类很多,寺后李村的龙灯属于九节柴龙,龙头、龙尾及七节龙身。龙头、龙尾分别以麻绳链接龙身,麻绳的间距使之更加灵活,方便操控;龙身之间,以木质磨盘链接,磨盘下扶手,方便玩龙灯人肩扛或者手持,磨盘结构设计使龙身可以左右游走,灵动活泼。

龙灯是个工艺品,它集木工、竹艺、绘画、裱糊、剪纸为一体。

龙灯的扎制从取材,到每个细节,都非常讲究。九拱龙身依托的木板,板宽度10公分,厚度3公分。选用木质坚硬、轻便的杉木,减轻整个龙身的重量。龙头约50斤,龙尾30斤左右,龙节不到15斤。扎制骨架的竹子,也要精挑细选,三年的竹子才可以用,太嫩太老都不适合,三年生的竹子柔韧性最好。

扎制龙灯工艺繁琐。龙头约4米,龙身每节长2米,龙尾3米,加上中间链接,总长超过30米。一个龙灯头,就需要上千根篾,每一根篾剖为宽5到8毫米、厚2毫米均匀的细条,以纸捻扎彩,坚实牢固。

盛世欢庆

正月初五下午五点,村中的议事锣鼓响彻全村,继而,小锣鼓、钹铙声起,杠龙灯的、执引珠的、司锣鼓的、护灯的、放鞭炮的,陆续到场,一场声势浩大的大型文娱活动,需要全村人齐上阵。

玩龙灯,旨在保平安、庆丰收,迎福禄,所以龙头上有福禄寿三星并立,三星都是宣纸裱糊的空心人物,龙头两侧八仙依序排列。

龙灯尾看似简单,但工程量不小于龙灯头,一头一尾是龙灯的灵魂所在,龙灯玩得好不好,全靠头和尾。

这是文化的传承与振兴,也是创新的年代。原本正月十三试龙灯,十五玩龙灯的习俗,被现代人跨越式地创新。为了赶在上学、上班的人还没有离开村庄时,龙灯早早地安排在正月初五试灯,初六拜门。

龙是个吉祥物,龙灯从它的诞生,就彰显出它的祥瑞。在锣鼓的千声万唤中,终于出灯了。在引珠的引逗下,九节柴龙鱼贯而出。首先是拜香案,龙灯围绕香案转了两圈,再向着香案拜了三拜,然后盘成“螺丝结顶”形式。

然后就是拜土地神、拜财神菩萨、拜井神、拜山神,最后拜观众——挨家挨户地“拜门子”,龙灯从正月闹新春,一直到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才举行收灯仪式。于是,神龙蛰伏,等待下一个新春!(李冬梅、吴寿宝)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传承,巢湖市,龙灯,二月二龙抬头,黄麓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