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山村: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基层治理

近年来,半汤街道汤山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强大效能,以网格化管理、六情共治等“小切口”写好基层治理“大文章”,以壮大集体经济和推动产业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蓝图,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党建引领提质效,基层治理筑堡垒

坚持把织密建强基层党组织放在首位,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不断健全完善村“党群议事会”制度,推进“大家事、大家议”的工作方法。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决定、加强党建引领的主要阵地,定期组织村“党群议事会”,研究商议基层治理、区域发展和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接受基层党员群众评议。

坚持完善治理“微”网格,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按照“科学配置、职责明确、便于管理”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3个网格,由村党总支书记统筹管理,村“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党员担任网格员,同时选派政治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党员同志组成红色小管家团队。网格成员“沉”入一线,通过每日的入户走访,确保群众心声有人倾听、矛盾有人化解、纠纷有人协调。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定期邀请村法律顾问宣传法律知识,配合社区民警进行反诈宣传。同时,依托党建文化广场等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今年以来,汤山村党支部共组织开展文化宣传活动30余场,参加人次500余人,不断密切党群关系。

六情共治办实事,多方合力解民忧

为切实提升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水平,汤山村通过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整合多方资源,持续开展“知民情、降警情,减访情、防危情,控舆情、增感情”六情工作,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全方位全覆盖,知民情降警情。发挥村网格员、红色小管家“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地毯式开展矛盾排查大走访活动,收集和反映村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警网融合,落实片区民警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制度,联合半汤派出所的民警完成村务治理各项任务,按照“一村一警两辅”的人员配置,筑牢汤山村治安综合治理“第一道防线”。

压责任化风险,减访情防危情。落实村党支部负责人约访、带案接访,与群众当面沟通,耐心分析问题症结,释法明理,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合理反映诉求。同时与巢湖学院心理咨询学院合作,通过专业的咨询,对重点人群进行心里疏导,及时化解矛盾。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常态化走访村民房屋、企业和商户,排查重点区域安全隐患,织牢“安全网”。

听民意解民忧,控舆情增感情。组织红色小管家、驻村民警和党员志愿者一对一入户与村民交流,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确保问题在发生的第一时间得到快速有效处理,做好舆情把控工作。积极开展帮扶和志愿服务,帮助村民解决难题,切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增进群众情感。

产业发展促振兴,村企联建增活力

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汤山村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经济,聚焦村企联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旧资产”发挥“新用途”,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在村“两委”的统筹下,盘活村内已征收的闲置房屋、土地,统一对外承包收取租金。目前,汤山村集体经济收入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预计今年年底,将通过土地租赁和项目外包管理等渠道,力争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100万元。

聚焦村企联建,共绘乡村振兴“同心圆”。立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结合安巢经开区发展规划,汤山村将持续深入推进村企联建。目前已与合肥天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拟建集果蔬采摘、垂钓餐饮于一体的天九农业市民果园。建成后将联动周边多家种植果园的农户,拓宽瓜果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村企联建带动了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为汤山村的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注入新活力。(王方仪、谷玲玲)

安徽网巢湖新闻相关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基层治理,半汤街道汤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