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和责任意识,凤凰山街道多措并举,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水平。
健全制度体系,提升绩效评价规范性。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凤凰山街道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渐形成“1+N”制度体系,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确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绩效评价为核心、制度建设为保证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组织业务培训,提升绩效评价科学性。以“安徽省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典型案例”为框架,组织街道各部门人员参加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撑。认真组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和上年度实施的所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
加强质量保证,提升绩效评价实效性。成立绩效评价小组,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预算编制、目标管理、预算执行、产出效益等内容,并对部门自评报告内容、评价结论等进行抽查复核,促进预算绩效评价质量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绩效评价针对性。在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着力发现政策执行、项目决策、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数据特别是调查掌握的事例为支撑,准确描述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为政策调整、预算编制、改进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强化结果应用,提升绩效评价权威性。根据评价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督促被评价部门整改落实,并将评价结果作为部门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资金配置效率。(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