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打造支撑巢湖市高质量发展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巢湖工匠学院在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揭牌成立,标志着巢湖市人才培养工作迈上新台阶。
构建办学体系“四梁八柱”。按照“工会+部门+院校+企业”模式和“1+N”体系(1个学院总部,N个教学实训基地),形成由工会牵头,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共同参与建设,院校打造培养“主战场”,重点产业企业输送“人才资源”的架构。设立学院管理委员会,推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院校主要负责人担任工匠学院院长,统筹抓好政策制定和培养计划,成立“一办两处”,分别负责联络对接、教学培训和管理服务工作。依托院校现有专业教师基础,根据办学实践需要,聚焦传播工匠精神、培育工匠人才、发挥工匠作用、组织技能培训、深化技能竞赛、探索学历教育等6大重点任务,着力提升工匠人才综合素质。
打造培养路径“三适六围”。以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为核心,着力配备高素质、重实践、懂操作、有经验的导师人才队伍,通过“以才带才”“以才育才”等方式,做到教学方式适应、培养效果适应、办学思维适应等“三个适应”,采用比选择优方式,首期聘请7名院校教师、劳模工匠、技能大师、行业专家,组成导师团队。以围绕工匠精神传承、产业队伍建设、行业水平提升、企业实际需求、工人价值实现等“六个围绕”为培养理念,打造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源头生成、技能形成、职业养成的“全闭环”生态,来自4大重点产业链的13名市级工匠领衔,开展现场教学、案例解剖、以赛促学,为近1500名技能人才“传经解惑”。
突出提质增效“一新两优”。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工匠学院数字化建设,实现师资储备库、学员数据库、课程资源库“三库上云”,探索建立工业大模型“数字工匠知识库”。鼓励产业工人借助互联网资源和AI智能大模型开展学习,收集创新案例,模拟一线操作,打造技能提升“新平台”,培育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智慧工匠”。完善技能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能力优”“成果优”为导向,每年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重大项目攻关中,遴选30个“揭榜课题”,替代传统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比赛,鼓励产业工人提出“金点子”,在一线中实践先进操作法,将工作实绩作为评价的重点参考依据,让更多产业工人脱颖而出,由“工”转“匠”,由“匠”变“才”。截至目前,全市共推荐300多项职工创新成果,120项转化为各类知识产权,直接或间接提升综合产值近80亿元。(何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