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着一阵上课铃声响起,庐江县同大镇中心小学三(1)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来到教学楼前的跳格子游戏区,开启一堂别样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孩子们两人一组猜拳定先后,蹦跳着穿梭在格子间,落定时齐念安全口诀,欢声笑语洒满校园。
“以前只能在走廊、操场溜达,现在有了这个跳格子游戏,我和同学一下课就约着来玩。上面的防溺水安全知识我都记得。”学生苏明泽边跳边说。
笔者注意到,这块约二十多平方米的游戏区设计却别具匠心——除了常规安全提示,还特别设置了黄色“危险区”,若不慎跳入便需退回起点重跳。这种“游戏+纠错”的创新设计,让防溺水知识像小种子般悄然扎根孩子们心田。
“以前讲防溺水,我们拿着课件讲得枯燥无味,孩子们听着像念课文,记还记不住。现在好了,他们在跳格子时自己念口诀、记规则,记得可牢了。”同大镇中心小学教师夏会林笑着说。
这样的“一方格子”源于一场“敲门问需”行动。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同大中心校党委坚持开门教育,组织中小学开展“敲门问需”大走访活动90余人次,收集“课间活动形式单一”等家长真实诉求。
结合小课间从过去10分钟延长到了15分钟。时间多了,怎么让孩子们玩好、玩出效果?
同大镇中心小学给出了别出心裁的答案:将跳格子这一传统校园游戏创新升级,绘制了安全教育、文明礼仪、红色教育、趣味游戏以及球类运动五大主题活动区,其中涵盖防溺水等一百多个知识点,让宝贵的15分钟小课间,成为学生体质增强、素养提升的“黄金时段”。
在“重走长征路”闯关游戏区,五年级11岁的左文鑫正带着同上小学的妹妹跳格子。他们弓着背、蜷着腿“过草地”“爬雪山”,手脚并用跨越障碍格子。不一会儿,左文鑫额角沁着汗珠,边跳边喘:“在平地上跳格子都容易出框,要是真走独木桥,掉下去多危险。先辈们真不容易,我们更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
“跳格子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发挥作用,创新设计是核心。”该校体育教师苏静静介绍,团队根据学生体能差异和动作难度,对格子大小、布局、内容进行科学设计。“每个格子都是一方‘微课堂’,既要让孩子们跳得安全有趣,更要跳有所得。”
小格子还“跳”进了家庭。放学后,操场上的格子区成了亲子乐园。家长邢红菊笑着分享:“以前接了孩子就回家,现在他总拉着我跳一会儿格子,还兴奋地告诉我今天‘捡了垃圾能进两格’‘上课认真听讲又进步了’。赢了比赛,小家伙还会开心地抱抱我!”小小的格子,成为增进亲子沟通、传递成长喜悦的纽带。
同大镇中心小学“跳格子”里的“微课堂”,正是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要求、推动体教融合的生动注脚。“我们将继续用心、用力、用情,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件件回应群众期盼,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高君杰说。(钱明东)